12月2日至6日,湖北工业大学中德工业设计创新研究特聘教授、德国著名设计师Andreas Papenfuss 教授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创新班课程指导工作。
Prof.Andreas Papenfuss 教授是德国著名的产品设计师,并同时拥有高校学术研究与企业项目实践背景,该外国专家于1988--2009年任职于德国哈勒艺术与设计学院,担任教授;1990年创办德国Papenfuss Atlier设计公司,之后创办Papenfuss Development工业设计公司、德国DDG产品开发公司。该外国专家在工业产品开发与设计,尤其是“微型移动与城市发展”相关领域积累了三十年的从业经验,包括:微型移动交通工具、电动自行车、自行车、出行装备等产品的设计与研发领域,其成功主持并完成了众多上市产品的研发项目,其中包括:德国舍弗勒集团(Schaeffler)微型电动车项目;德国大众汽车PA6型塑胶车架研发项目;德国Derby Cycle集团电动自行车设计;德国宝马集团汽车空气动力学研发;中国雅迪集团机车设计研发等。该外国专家曾获German Award、Red Dot、IF等奖项40余项;国际发明专利50余项,有着丰富的产品开发设计和市场经验。

Andreas Papenfuss(安德亚斯·帕彭福斯)
本学期2024级创新班项目课程主题为,PRYM的全球本地化设计。本项目课程通过创新设计手段助力德国500年历史的PRYM集团开展中国本地化的设计研发,项目课程旨在深入探讨在全球化背景下,设计与市场拓展、本地文化融合等方面的关系,以及如何在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和创新发展。
PRYM是一家来自于德国的全球企业,其拥有近500年历史,是全球手工艺和家居装饰领导者,以其精湛工艺和创新设计著称,产品种类丰富,全球布局广泛,屡获国际设计大奖。此次课程中实行项目制课程的教学模式,该课程通过田野调查、设计思维创新、设计实践及交互设计与展览等多个环节,旨在探讨全球化背景下设计在人与文化身份间的媒介作用,并与德国PRYM进行合作,推广其产品及设计为主题。

在为期一周的课程中,Andreas Papenfuss 教授与工业设计学院程文婷博士/副教授共同指导,七支学生团队基于初步方案进行了深入讨论和方案优化,强化理论支撑,确保产品结构的合理性,以及设计在后期生产的落地性。(如图1-3)

图1

图2

图3
Andreas Papenfuss 教授以其丰富的专业经验和对设计的热忱,为项目课程注入活力。他不仅提供了专业的方案点评,还细致讲解了设计细节,将严谨的德国设计理念与现代创新思维相结合,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经验。在Andreas Papenfuss 教授的指导下,学生们体验了德国设计的严谨性,不同文化背景下设计理念的交流与融合,激发了创意灵感,提升了将创意设计进行落地的实践能力。(如图4-8)

图4

图5

图6

图7

图8
学生们通过课程学习,深入理解了设计的本质,从文化中汲取灵感,并认识到设计与市场、用户之间的紧密联系。与德国PRYM的合作项目,让学生体验了从概念设计到产品实现的全过程,感受到了设计的完整生态链。国际视野的拓展为学生打开了通往世界的窗口,学会了在跨文化交流中保持开放心态,融合多元设计元素。


各小组在设计实践中取得了显著进步。例如,钩针手柄设计组通过分析设计、观察用户数据构建理论模型,使设计更贴合市场需求。专业课小组深入研究人体工程学,优化戳针造型,简化内部结构,同时了解生产工艺,确保设计的可行性。设计儿童戳针刺绣套装的小组在指导下,重视设计的适用性和细节处理,以儿童需求为核心进行反思和调整,提升了专业知识和设计理念。本次创新班项目制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