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化实践教学、拓展学生文化视野,2025年4月7日至2025年4月13日,湖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(中美合作办学项目)师生前往湖北恩施,围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“西兰卡普”展开专题调研与实践学习。本次研学为《设计考察(一):手工艺实践考察》课程的主要内容,旨在通过实地学习土家族传统织锦工艺,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理解力与设计融合创新能力。

西兰卡普作为土家族传统手工艺代表之一,以其丰富的色彩、独特的图案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被誉为“东方的壁毯”。此次考察的重点内容便是围绕这一非遗项目的图案文化、技艺流程与当代转化进行学习与体验。

非遗创传承人田若兰老师向学生讲解西兰卡普的纹样构成

学生们练习西兰卡普织锦技术
在研学基地老师的带领下,学生们首先参观了展示空间,了解了西兰卡普的历史渊源、纹样构成和传统用途,并对土家族的民族文化背景有了直观感知。在之后的实操课程中,学生们在专用的织锦机前逐一上手,从上经线、穿纬线,到梳理打结、整理收尾,体验完整的织造过程。

学生研究和编织作品的过程(一)

学生研究和编织作品的过程(二)

学生代表熊言逵展示其最终作品
“刚开始完全不懂节奏,线也经常绕错,但一旦进入状态,真的会被这个工艺的魅力吸引。”学生代表熊言逵表示,这种沉下心来专注手工的体验,与课堂上对传统文化的理论学习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,也更容易引发对传统图案与当代设计融合的思考。
通过此次西兰卡普实践,学生不仅直观感受了非遗工艺的复杂性与美学价值,也对传统技艺的现代设计转化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。这种走进地方、走近非遗的教学方式,为学生未来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灵感源泉。

学生设计作品成品汇报与展示
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,此次设计考察打破教室边界,将传统技艺的学习置于文化现场之中,是一次融合调研、体验与反思的沉浸式教学实践。《设计考察(一):手工艺实践考察》课程组也将继续依托地域文化资源,推动“课程+实践+非遗”的教学融合,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和设计思维。